【語錄】
  從浙江柯橋“中國輕紡城”進貨,到鄭州賣,再輻射到周邊省份,當時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天數錢都很累。蹬三輪幫人送貨的小工,幾年就變成了年收入幾百萬元的老闆。
  說起鄭州紡織大世界,國內紡織服裝行業的人幾乎都知道。就是這個大名鼎鼎的“世界”,4月底已拆遷完畢,只留下金色的“鄭州紡織大世界”的招牌,在晴好的天氣,會閃爍出斑駁的光。不少附近的居民和一些老商戶看到,都忍不住嘆息一聲說,從此以後,鄭州紡織大世界的光榮與夢想不再了。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李凌/文記者 邱琦/圖
  【誕生】 國棉廠工人賣布 聚成了友愛路市場
  今年春暖花開之始,居住在鄭州紡織大世界附近的劉滿囤老人每天都是一把椅子一個茶壺,坐在樹下,望著紡織大世界一天天變。在這裡,他已經居住了40多年。棉紡大世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興盛到衰落,他都看在眼裡。
  劉滿囤介紹,紡織大世界的前身是友愛路棉紡市場。
  上世紀50年代,國家在鄭州進行了大規模的紡織工業建設。先後投資2億多元建成國棉一廠、二廠、三廠、四廠、五廠、六廠6個大中型棉紡織企業及與之相配套的大型印染廠、紡織機械廠、紡織器材廠等企業,於是,有了4所紡織院校,10萬紡織產業大軍。
  那是一段想起來就開心的日子,工資很高,工作時間又不長,於是,一些精明的國棉廠工人,下班時隨便帶點棉布,就在路邊賣開了。“鋪塊布,搭個簡易棚,站在馬路邊吆喝幾聲,生意就做成了。”劉滿囤回憶道,因為市區內也沒有棉紡市場,人們來這裡批發點布,回去做幾身衣服、窗帘、被子……很方便,又便宜,還是正經的棉布料兒,來購買的人漸漸多了,就形成了友愛路棉紡市場。“只有幾百米長的友愛路,一下聚集了近千家商戶”。
  原鄭州紡織大世界總經理李輝說,1991年,鄭州市提出“退路進場、還路於民”,決定取締包括友愛路棉紡市場在內的馬路市場,而鄭州市中原鄉牛寨村表示願意接受友愛路棉紡市場遷入。
  【紅火】 從廣東買布往東北賣 每天數錢都很累
  1995年4月22日,牛寨村村委會投資6500多萬元,鄭州紡織大世界宣告開業。
  幾次考察後,李輝把目光瞄向了當時國內最大的進口布匹集散地廣東普寧的白沙鎮和浙江紹興柯橋鎮的“中國輕紡城”,成立了柯橋托運部。“商戶直接從柯橋進貨,到鄭州銷售,再輻射到周邊中部及西部等省份”。
  “做生意就像撿錢一樣,”劉滿囤介紹說,“我的兩個兒子都在紡織大世界做生意,當時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天數錢都很累。”
  “商戶最多時達2000多戶。來自江蘇、浙江、廣東的布料都在這裡彙集,又從這裡輻射到甘肅、遼寧、吉林、安徽、山東、山西、湖北等省份,年交易額15億多元。”李輝介紹,“很長一段時間內,鄭州60%以上的服裝產業都在紡織大世界提貨,這個量多大啊。”
  【鼎盛】送貨工幾年變成年入數百萬元的老闆
  回憶起紡織大世界鼎盛時期,劉滿囤說,商戶、家屬、打工人員聚集,紡織大世界周圍牛寨、西十里鋪村的房子都被商戶租用了。“我家把居住的4間房拆了,改造成門面房租了出去,房租年年漲,還是很搶手”。
  “1995年到2000年前後,紡織大世界一鋪難求。”鄭州紡織大世界個體私營協會會長馬永全說,不少商戶都賺了大錢。
  吳建樹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先是在市場里蹬三輪幫人送貨,後來換成了麵包車給人送貨。到了2008年,他直接給夢舒雅供貨,雇了20多個人,年收入幾百萬元。
  1995年時,鄭州市工商聯服裝業商會會長金全福還是一個服裝批發商。1999年建廠後,基本所有的面料都能在鄭州紡織大世界採購完成。現在很多給婭麗達、夢舒雅等廠家供貨的商戶,資產都有上千萬元,都是在鄭州紡織大世界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資產上億的也不在少數。
  【失落】服裝企業不景氣 市場設施也老化了
  但這幾年,鄭州紡織大世界遇到了發展瓶頸。“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成本很低,而買面料回去自己加工,成本很高,還費時費力,所以,零買面料的人幾乎沒有了。”一王姓商戶表示,另外,這兩年服裝加工業不景氣,對原材料的需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縮減,於是,鄭州紡織大世界的生意開始蕭條起來。
  “許多商戶反映紡織大世界設施老化,但苦於場地所限及規劃導向,市場無法進行根本性的改造。”這在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宋向清看來,首先是硬件問題。其次是競爭加劇,不斷出現的新市場分流了部分客戶。
  省紡織信息協會秘書長李秀明分析說,隨著紡織大世界的搬遷,鄭州紡織市場將從原來的一家演變為南郊的錦榮國際輕紡城、西郊的元通紡織城和錦藝國際輕紡城三家。一鍵分享到【網絡編輯:李鵬勛】【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紡織之城的失落與重生 在紡織大世界做生意如同撿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31jehjb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