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第50期《瞭望》新聞周刊將發表慎海雄的署名當鋪特稿:領導幹部要自覺掌握好看家本領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執政,面對著十分複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著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西服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書寫改革開放歷史新篇章。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歷史性部署,中國人民開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徵程的關鍵時刻,習總太平洋房屋書記再次強調學哲學、用哲學對於全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哲學是“愛智慧之學”,是一門指導人們認識事物發展的“道理”、給人聰明智慧的學問。正如《韓非子借錢》所說,“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夫緣道理以從事者,無不能成。”學哲學、用哲學可以啟人智慧,助人認識和把握客觀世界與人類社會的“道理”,進而改造世界。
  恩格斯曾經指出:“正如達爾文發現了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長灘島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成為指導人們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強大思想和理論武器。哲學的門派豐富,但哲學家們普遍公認,將黑格爾的辯證法改造成為唯物辯證法,是將辯證法革命化的重大創舉。馬克思主義哲學更是啟迪我們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思想武器。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我們黨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善於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豐富和發展黨的思想理論、不斷制定正確的綱領和路線,帶領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改寫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命運。
  中國的實踐,充分印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成功。追尋“中國故事”的奧秘,千條萬條少不了這樣一條--我們黨有學哲學、用哲學的好傳統,始終能夠在不同歷史時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智慧,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使“中國號”巨輪在複雜艱險的航路上,不懼急流險灘,不斷校正航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無畏地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破浪遠航。正如習總書記所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
  學哲學、用哲學,貴在虛實結合、學用相長。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能夠訓練我們的思維,潛移默化地養成理性思考的習慣,幫助我們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和駕馭全局能力。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中國,國內外環境空前複雜,必然伴隨調整的陣痛、成長的煩惱。深化改革要敢於涉險灘、敢啃“硬骨頭”,離不開理論思維能力的有力支撐,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指導。“思慮熟則得事理,得事理則必成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面對各種風險和困難“思慮熟”,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得事理”,才能找到攻堅克難之法,解決問題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餘“必成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圍繞黨的建設和全面深化改革等各方面提出的一系列高瞻遠矚的思想理念,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突出體現了我們黨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治國理政能力。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我國現階段的社會存在,包括基本國情、現實問題和發展要求,決定了改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正是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研究思考,著眼於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可以說,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為攻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對問題的深度理解、釋疑解惑中形成與發展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治國理政註重“問題導向”,直面“中國問題”,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和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正在開闢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全面深化改革,重在“知行合一”。抓落實的力度,取決於認識的高度。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助於我們審時度勢,見微知著,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緊迫感,提高抓好改革落實的自覺性。依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社會存在是在不斷變化的,生產關係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而不斷調整,上層建築必須隨經濟基礎的變化而不斷完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有著作用和反作用的現實過程。改革,說到底是通過不斷調整生產關係實現社會生產力最大限度的解放,通過不斷完善上層建築更好地解決變動中的社會矛盾。馬克思主義哲學啟迪我們,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激發和凝聚社會創造力,永遠不能從本本和教條出發,永遠要與時俱進地不斷完善制度。“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現實之河潮落潮起,改革解決了舊的問題,改革過程中又會產生新矛盾。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必須傾聽時代的聲音,未雨綢繆磨礪改革之劍,通過不斷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正是本著歷史唯物主義態度,習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全面深化改革,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穩不是瞻前顧後、畏葸不前,而是通過調查研究周密制定改革的思路和舉措,穩妥審慎、三思而後行,掌好改革的“方向盤”。以科學的方法認識、處理好改革的各種辯證關係,才能統籌好各方利益關係,求得推進改革的最大公約數,確保改革積小勝成大勝,積跬步至千里。遵循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加強調查研究,而不是刻舟求劍、閉門造車、異想天開,改革才能堅定而縝密地推進;遵循唯物辯證法,從紛繁複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準改革脈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善用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協同性,統籌兼顧眼前和長遠、全局和局部、漸進和突破,改革有了“導航儀”,就能避免盲人摸象,通過一個個可操作的具體步驟,註重改革舉措的耦合性,把偉大藍圖變成現實。習總書記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這“五大關係”體現著唯物辯證法的光輝,是我們正確、準確、協調、有序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論。
  最大程度聚合改革正能量,必須始終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投身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是生產力最決定性的因素。過去35年,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今天全面深化改革,仍然要集思廣益,鼓勵千帆競發、萬木爭春,充分發揮人民群眾首創精神。正如習總書記所強調的,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改革才能大有作為。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勇於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
  尊重人民群眾的改革主體地位,必須通過社會體制的改革創新,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增強社會發展活力,充分釋放全社會的創造能量;依靠人民群眾推進改革,必須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通過制度安排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權益。“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為多數人謀利,使多數人得益,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民意根基就越來越牢固,改革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改革,既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審慎周密,也要有中國先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融通境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豪邁情懷。我們要深刻領會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自覺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看家本領,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能力、動員組織能力、駕馭複雜矛盾能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團結帶領人民實現新跨越、創造新輝煌。(文/慎海雄)
(編輯:SN09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31jehjb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